1月21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正式揭晓“中国地质调查局2024年度地质调查十大进展、地质科技十大进展”。其中,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湖北省地质局第八地质大队、湖北省地质调查院、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共同完成的“鄂西北碱性岩-碳酸岩型铌-稀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攻关与评价”项目,荣获地质科技十大进展殊荣。
该项目成功攻克了铌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核心技术,将盘活铌资源92.9万吨,实现庙垭超大型铌—稀土矿床经济利用。这一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和推广应用,为我国低品位难利用铌资源提供了经济可行的技术路径,对于提升我国铌资源自给自足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庙垭铌—稀土矿的勘探历史长达数十年,限于技术手段制约,始终难以实现资源开发利用。此次,地质科研人员通过创新研发,将铌精矿品位大幅提升至17%,回收率也由20%提高至50%,同时实现了伴生稀土、铁、硫等资源的综合利用。
这是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在2021、2022、2023年继多项科技创新成果后,再次获得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技十大进展,充分展示了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科技创新实力和领先地位。未来,该所将继续致力于矿产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科技创新,为保障国家资源安全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