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重点业务 发挥优势领域
作者: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4-05-19

本网讯 刚刚过去的2013年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伴随着矿产品需求减弱、价格大幅下跌等因素影响,中国矿业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尤其是钢铁、有色金属行业举步维艰,这一切都将矿业科研投入带入了“寒冬”期。同时也给矿产综合利用成果转化带来了一系列挑战。面对各种严峻的不利形势,中国地调局成都综合所紧密围绕地调科研中心工作,坚持五大矿种,六大研究领域不动摇,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围绕国家紧缺矿种,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和攻关。在2014年1月9~10日的年度科研工作暨学术交流会上,对2013年度科研工作进行了盘点。
2013年,成都综合所共承担国家、部委、地调等各类科研项目89项,新增科研合同经费5360余万元;申请专利8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73篇;“红格白草钒钛磁铁矿选铁选钛试验研究”成果获得四川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复杂难处理贫锰矿高效选冶技术项目”成果获得中国地质调查局2013年科研成果二等奖。五大矿种“难利用铁矿资源开发利用技术”、“难利用铜多金属矿资源开发利用技术”、“难利用铝土矿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稀有、稀散、稀土金属矿综合利用技术”、“中低品位难选磷矿高效选矿技术”2013年科研收入占比分别为18.73%、20.46%、8.78%、40.70%和11.33%,传统科研优势得到了继承和均衡持续的发展。
同时,“稀有、稀散、稀土金属矿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在新工艺、新药剂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与澳大利亚、美国签订稀土选矿技术海外市场项目。“镓、钪等稀散金属选冶技术”已稳居国内领先地位,市场创收持续快速增长。“难利用铝土矿资源开发利用技术”通过与中铝重庆分公司进一步合作开展现场选矿工业试验,并获得工业推广应用,将大力推动中低品位铝土矿选矿技术市场的快速拓展。凭借在金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领域的实力,成功入选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将为试验区在钒钛磁铁矿、稀土等攀西战略资源综合利用方面提供技术支撑。
2013年度在研的28个项目参加了汇报和交流,部分项目取得了阶段性的创新性成果。浮团聚磁选新工艺实现了含锶铌等稀土稀有矿的综合利用,鲕状赤铁矿高效清洁利用技术成功解决了我国宁乡式鲕状赤铁矿选矿难题,钒钛磁铁矿资源铁钒钛高效分离提取成套工艺技术研发成功,稀土及伴生资源综合利用新工艺成果转化成效显著,难利用铝矿资源开发利用新技术在浮选药剂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等等。
为了进一步增强业务能力,会议对2014年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严格项目评审,重点抓好科研地调项目技术创新;二是狠抓重庆中低品位铝土矿工业试验,南非、澳大利亚、美国稀土矿选冶技术研究等重大项目,打响建设世界一流地质调查队伍的金字招牌;三是瞄准五大矿种研究领域,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和年轻科研骨干培养,通过竞争机制加大项目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