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科普文章|探秘萤石与石英的“前世今生”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邓 建 曾小波 发布时间:2025-09-24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既是风光壮丽之地,更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聚宝盆”与资源接替区。这片土地不仅富集能源与金属矿产,更孕育了萤石、石英等支撑现代工业的关键非金属矿产。它们的“前世”是亿万年地质演化的结晶,“今生”则在科技赋能下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力量。本文将解读新疆“氟(萤石)英(石英)”的矿物奥秘,探寻它们的“前世今生”。

亿万年时光雕琢的“矿物密码”

萤石因紫外线照射下显荧光得名,主要成分为氟化钙,因颜色丰富被誉为“彩虹宝石”。它是提取氟元素的核心原料,也是冶金、化工的重要助熔剂,更在航空航天、半导体、新能源领域不可或缺,优质晶体还可作为艺术品。

新疆萤石的形成与阿尔金山造山带岩浆活动紧密相关。在距今4.5亿年前的奥陶纪,板块碰撞引发的岩浆热液沿断裂带上升,与含钙、氟的大理岩发生交代作用,经长期结晶形成脉状矿体。主要成矿带包括卡尔恰尔、盖吉克-皮牙孜达坂、天山-北山等,其中卡尔恰尔萤石矿最典型——矿体呈浅紫至无色透明,氟化钙含量达 28.6%,伴生锂云母与石英,是超大型岩浆热液型矿床。

石英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兼具高硬度、化学稳定、强隔热性,是名副其实的“万能材料”。普通石英砂可作建筑骨料、水泥填料,支撑基础设施,在陶瓷、玻璃行业能降低熔融温度、提升产品强度;而高纯石英砂更是半导体晶圆、光伏硅片、光纤预制棒的“核心粮食”,纯度直接决定高端产品性能。

新疆石英的形成与天山、昆仑山、阿尔泰山的多期构造-岩浆活动息息相关。从天山的脉石英与水晶矿(尉犁、若羌等地水晶透明度高,适用于高端光学),到昆仑山北麓高品位石英岩,再到阿尔泰伴生稀有金属的脉石英,新疆石英资源呈现“类型多、品位高、用途广”的特点。

从“石器时代”到“科技革命”的跨越

新疆对萤石的利用可追溯至清代。《新疆图志》中“奇台县产青金石,莹润如珠”的记载,实为含杂质的萤石晶体,当时仅用于装饰与民间药用。石英的利用则更早,新石器时代哈密七角井遗址中,已有石英岩打制的刮削器。但直至20世纪50年代,两类矿物均以手工开采为主,萤石仅作冶金助熔剂,石英砂多用于建筑,附加值极低。

随着国家找矿突破战略推进,新疆萤石与石英开发迈入快车道。2013年,卡尔恰尔超大型萤石矿探明,推动新疆成为全国三大萤石产区之一。2023年,新疆有色集团通过“浮选-磁选”工艺,将萤石精矿品位提至95%以上,用于生产氢氟酸,进而延伸至光伏玻璃镀膜、锂电池电解液等高端领域,让萤石从“冶金配角”变身“氟化工主角”。

石英产业也实现“质的飞跃”,2018年富蕴县启动高纯石英新材料项目,通过 “擦洗脱泥-酸浸提纯-高温煅烧”工艺,将石英砂中铁、铝杂质降至5ppm 以下,满足半导体晶圆用石英坩埚要求,填补新疆高端石英材料空白;2024年,哈密光伏石英砂年产量突破400万吨,支撑当地光伏装机容量达1500万千瓦(占全疆30%),让石英从“建筑砂”升级为“硅基芯片粮”,助力新疆打造千万千瓦级光伏基地。

新疆萤石与石英,是地质历史的见证,更是产业升级的基石。如今,从阿尔金山萤石矿脉到准噶尔盆地石英砂丘,它们正沿着“资源-科技-产业”路径,在绿色发展与“一带一路”中书写新篇。未来,随着萤石精细化工、石英高纯制备技术突破,以及国际合作深化,新疆有望成为全球氟、硅产业链关键节点,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非金属材料产业集群。这份大自然的馈赠,将在科技赋能下焕发新活力,为国家资源安全与全球产业升级贡献“新疆力量”。

本文包含以下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