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27日,由中国稀土学会主办,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以下简称“成都综合利用所”)、盛和资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和资源”)等单位承办,四川省稀土学会等单位支持的中国稀土学会2024学术年会在成都召开。会议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中国科学院院士严纯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范宏瑞作大会主旨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沈保根、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卫、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景文、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小卫、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献华、中国工程院院士董绍明、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殿中、中国科学院院士蒋成保参加会议。
本次会议讨论了稀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产业技术与市场发展趋势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大会设26个分会场,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知名学者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学会、协会的 2000 余名稀土行业专家、学者、企业家围绕稀土资源开发与环保、稀土新材料等议题进行了交流。
成都综合利用所受邀参加会议。副所长(主持工作)、党委副书记、盛和资源董事长谢兵出席大会开幕式,副所长、党委委员欧阳靖参加会议,7名专家在稀土矿床成矿作用与找矿勘查进展、稀土资源地采选、稀土冶金、环境保护与分析测试各分会场上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交流展示了最新研究进展。
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地质人才、成都综合利用所副总工程师周家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在稀土矿床成矿作用与找矿勘查进展大会上作了题为《基岩矿物组份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成矿约束:以老挝华潘省班南熬稀土矿稀土矿为例》的报告;自然资源部科技领军人才、成都综合利用所三稀矿产开发利用室主任熊文良研究员在稀土资源地采选大会上作了题为《共伴生铌—稀土资源强化分离新工艺》报告;成都综合利用所矿山生态调查修复室舒荣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袁浩为工程师、魏紫静工程师,成都综合利用所分析测试中心潘钢工程师、余滔工程师分别在稀土冶金、环境保护与分析测试大会上作了《离子型稀土开采过程无组织渗漏解析与迁移控制实践》、《离子型稀土原位渗流控制技术研究与实践》、《稀土矿区林下经济植物种植对根际土壤生物群落特征及理化性质的影响》、《攀西典型稀土矿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研制》及《鄂西北地区铌稀土矿选冶样品分析方法研究进展》等学术报告。
通过此次学术交流,推介了成都综合利用所在稀土海外合作、鄂西北铌—稀土资源基地综合利用研究、离子型稀土矿山生态修复以及稀土标准物质研制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对进一步提高成都综合利用所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