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中心主任委员会

创新中心主任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颜世强担任,统筹创新中心各项事务,负责创新中心发展战略规划及创新资源统筹,开展战略性矿产宏观战略研究;副主任张俊辉、涂卫国、王金镛,负责创新中心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负责创新中心运行管理,开展制度创新及模式探索。

中心主任介绍:


颜世强,男,1973年生,研究员,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吉林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博士学位,研究员。长期从事资源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宏观战略研究,获省部级奖励12项,公开发表科研论文49篇,公开出版专著15部,在金矿、萤石综合利用领域申请发明专利3项。先后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30多项,开展了稀土、钒钛、锂、磷等多项勘查开发和综合利用研究及科技成果转化;深入研究地质矿产发展战略方向,参与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和国务院找矿突破行动工作方案起草;近年主持了沉积型稀土、微细粒黄铁矿型及含砷浸染型金矿、高钙型萤石共生矿、伟晶岩型铍矿、微细粒钒钛磁铁矿等复杂难选矿的综合利用技术研发,推进了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在国内外取得显著成效,引领全行业能力和水平提升。

  

中心副主任介绍:


张俊辉,男,1978年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科学技术处处长。主要从事复杂难选冶矿产资源经济合理高效利用技术研究,研究领域涉及铜多金属共生矿、难选铁矿、钒钛磁铁矿及磷矿等,在浮选药剂、选矿工艺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先后承担、参与地质大调查项目、科技部院所开发基金项目及企业委托的各类市场项目20余项,先后多次到生产现场进行工业调试,很好的解决了生产经济利用技术问题,为企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相关成果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在国内重要学术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其中EI收录1篇。作为中心依托单位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管理部门负责人,能够在地质事业改革发展中全面领会部、局发展思路,有力推进了“十四五”业务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编写了战略性矿产找矿行动-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方案(2021-2035年)。


涂卫国,男,1978年生,研究员,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科技处处长兼资源环境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四川省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领域的研究工作,研究领域涉及川西北高寒草地沙化治理、大熊猫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育、流域水生态保护、矿山迹地生态修复等,在功能材料筛选、技术攻关、模式构建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主持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参与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及参与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10余篇)、申报专利10余项,参与出版专著3部、制定地方标准1项,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积极拓展国际国内交流合作,与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外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兼职四川省植物学会应用植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生态环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特聘教授、西南科技大学校外研究生导师等工作,为全省生态环保领域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王金镛,男,汉族,1969年10月生,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现任乐山盛和稀土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从事稀土湿法冶炼、火法冶炼工艺技术管理26年。先后优化了稀土冶炼分离的传统硫酸法工艺以及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盐酸法生产工艺,推动公司取得了较大的技术进步。开发出的节能、长寿命、耐高温电解设备和火法冶炼的烟尘气环保治理设备和流程,大力提升了四川稀土火法冶炼的技术进步,使之成为行业领先水平。并参与一个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工作,顺利通过验收。完成四川省两个知识产权转化项目研究、工作单位内部研发项目20余个,先后12个项目被工作单位授予技术革新奖,撰写研发报告十余篇,发表论文多篇,其中一篇被四川省稀土行业协会评为论文三等奖。累计申请取得授权专利18项(发明专利1个,实用新型专利17个),其中:作为第一发明人专利16个,作为主要参与人专利2个。